「人生字典」節目:陳善科校長的生命教育與情緒關懷
——專訪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校長陳善科,談成長、教育與心靈力量
2025年1月21日,《人生字典》節目邀請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校長陳善科,分享其從基層家庭走向教育領袖的歷程,並探討如何透過創新教學與生命教育,培育學生的情緒韌性與正向價值觀。

逆境中的成長:從基層少年到教育領袖
陳善科校長出身基層家庭,父母早逝,從小肩負照顧弟妹的責任。面對經濟拮据與學業壓力,他坦言:「人生從不順遂,但父母的無言支持教會我——陪伴比責備更有力量。」中學時期成績平平,卻憑藉堅持完成夜校進修,最終投身教育界。
他將成長中的挫折轉化為教育養分:「困難不是終點,而是學習感恩的起點。即使被車撞倒,我也慶幸能重新站起,這份韌性正是我想傳遞給學生的。」



教育理念:發掘天賦,拒絕「成績至上」
陳校長堅信「每個孩子都是獨特而尊貴的」。他反對盲目催谷學業,主張引導學生找到自身強項:
- 跳出學科框架:以香港劍擊運動員張家朗為例,強調「一技之長足以發光」;
- 創新教學實踐:疫情期間開設YouTube頻道,鼓勵學生發揮創意;
- 技能與態度並重:學生經營頻道時學習剪輯、策劃與表達,即使未來不做YouTuber,亦能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
情緒健康:從家庭到校園的「生命影響生命」
陳校長格外重視原生家庭對學生的影響,提出三大心法:
- 陪伴勝於批判:家長應放下成績焦慮,支持孩子探索興趣;
- 接納情緒波動:教導學生識別感受,透過靜觀呼吸、藝術創作等方式宣洩壓力;
- 校家合作:與家長共同製作「心靈瓶」,幫助孩子可視化情緒管理進程。
主持李博士亦分享自身經歷:「我曾因表達能力不足被撤換班會主席,這讓我明白——再好的理念,也需有效溝通才能實現。」
人生格言:堅持的理由與翅膀
陳校長以兩句格言勉勵學子:
「有生命,才能影響生命」
強調身心健康、良好的價值觀是面對挑戰的根基
「放棄有千萬理由,堅持只需一個」
鼓勵學生找到熱愛之事,並為之持續努力,家長、老師作為支持、陪伴的角色。
他更提到疫症期間,向學生傳遞一個信息「抗疫、抗逆、抗翼」—— 對抗疫情、對抗逆境、擴展自己的翼(翅膀)。用作比喻自我超越:「疫情三年,我們失去許多,卻也學會在限制中飛翔。這份抗逆力,將助孩子迎戰AI時代與氣候變遷等未知挑戰。」
教育是點亮心燈的旅程
陳善科校長的故事,見證了教育如何將逆境轉化為希望。從基層少年到生命導師,他以身作則,證明「陪伴」與「接納」遠比成績更能塑造完整人格。
「世界從不公平,但每個孩子都值得被看見。」 陳校長以此寄語教育工作者與家長,呼籲社會共同為下一代營造充滿理解與支持的成長環境。
節目精華重溫
《人生字典》全集已上線,可收聽陳校長的完整訪談。
了解更多:歡迎關注香港明德會官方網站及社交平台,獲取活動最新資訊。